武当仙山藏寿福

武当山作为中国道教最为著名的修炼场所,历史由来已久,上古时期就被被誉为“仙山”、“玄都”、“神仙窟宅”。又因玄天上帝在武当山启圣,致使全国大批隐修的修炼家、隐士慕名人来,如尹喜、尹轨、戴孟、姚简、陈抟、张三丰等等。从出土文物的实物表明,在东晋时期,道教丹鼎派就在武当十分活跃,南朝时期的文献也记载了武当山“学道者常数百,相继不绝”。修道者们都视武当为自己的家,在此炼丹导引,开山立堂。从而演绎出了不少“玄之又玄”的故事,其中数陈抟的故事最为有名。据《宋史》、《太华希夷志》、《大岳太和山志》等众文献都记载了陈抟曾在武当山九室岩辟谷练气数十年,在武当山五龙宫受“五气龙君”的“点化”,得“五龙睡法”。宋太宗待之甚厚,并赐号“希夷先生”。陈抟被后世称为“老祖”,一生注重修身养性,注重修炼长寿之法,尤其在养生方面达到很高的造诣,积累了丰富的炼性经验。另据《道藏》记载,陈抟老祖经过修行,高寿达118岁。可见“辟谷炼气”之术的精深。陈抟传世有《无极图》《先天图》以及《指玄篇》等,为导养和还丹视为经典的著述。在武当山更是有幸的是有他留下的墨书真迹,即得道后卧书的“寿”“福”二字。

   

有趣的是陈抟在书写时就特别用了一番心事,“寿”字用“人寿年丰”,一笔呵成,四字融为一体,是人们生活中所需要的美满景象,其寓意耐人回味。“福”字用几种长寿动物相缀而成,“福”字的左边为“礻”旁,以独角兽和寿龟两种动物排列,巧妙安排组织而成。独角兽是传说中的麒麟,表示吉祥和正直,古代帝王认为是一种嘉瑞,被誉为太平的象征,祛邪的神兽。不仅如此,而且还是古代少有的一种好斗的、鞭挞邪恶的一种猛兽。

 

《淮南子.天文训》:“麒麟斗,而日月食”。《逪吉注》:“麒麟六角兽,故与日月同符”。显然这些瑞兽都是长寿动物。福字的左偏旁“礻”上的一点,利用兽角尖端的外形,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衔接,犹如骨骼顶尖,给人以坚硬、乌黑、锃亮的感觉,角跟毛发倒竖,像一束流火,形神兼备,显得精神倍出。浑圆的额头,稍稍前倾,嘴巴微张,躯体与颈部弯曲自然,犹如斗牛之势,前脚踏着龟的天庭,后脚与尾部支撑在龟背甲上,身体奋力向前,如同一位力大无比的斗士。龟与麒麟则配合的十分默契。雄龟伸着长长的脖子,前脚与身体负重跃起,后脚踏地与后背甲几乎同时负重,造型生动,刻画栩栩如生。“福”字的右边“畐”旁,上用一只寿鹤,张着小口,吐出一缕清水,正在呼唤着寿龟。寿鹤踏着祥云,漂浮在“田”野的上空,荡荡悠悠,灵巧洒脱,鹤以矫健的躯体振荡着轻盈的翅膀,仿佛在与寿龟、角兽和合奏着一曲幸福的颂歌。作者利用墨迹的浓淡、行笔的粗细、骨架的排列、笔锋的转折,巧妙地给这些动物“安”上了眼睛,满壁风动,呼之欲出。

相传龟鹤有千年之寿,人们常常将高寿老人称谓鹤寿,还有人把仙去的老人称之谓鹤驾。《淮南子.说林训》“寿鹤千寿,以极其游”。王建在《闲说》诗中道“寿鹤千年也未神”。《抱朴子.对俗》“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行以增年”。郭璞《仙游诗》“借问蜉蝣辈,自知龟鹤年”。可见龟鹤并体,寓意长寿,是中国相习悠久的传统风尚。

麒麟亦称独角兽。寿、兽谐音,寓意长寿。古时把麒麟、凤、龟、龙并称“四灵”,都是吉祥动物。道教还把他们的出现誉之祥瑞。所以,“福”字在此就有寿福的双层含义了。

陈抟的寿、福,利用几种长寿动物在田野上嬉戏、逗斗,来暗示人们要像长寿动物那样,经常运动,坚持锻炼,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身体素质、特点,吐故纳新,既要有顽强的毅力,又要有耐心,还要注重修养、蓄气,达到长寿之目的。生活要有规律,有节奏、有追求、有理想、有抱负。只有“福寿”并存,生活才有乐趣,才算得上是有福之人,否则,也将不能称之为有“福”。

 

今古长寿之福术,流派颇多,但所要求的目的却是一致的,旨在祈求长寿之福。陈抟老祖虽然仙去久远,但他在道教圣地武当山给我们留下了养身学说,长身之术,“福寿”理念,对当今修身养性、祛病延年仍不无裨益。

作者:赵本新

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违者必究。

陈抟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