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古联探寻

  武当山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特区瓦房河村四棵树的一座清代土地庙门上,发现了一幅十分有趣的对联。对联上文“日昍晿hua)通天下”(按古文句读:ri xuan cheng hua tong tian xia),下联文为:月朋(三个月“字”组成的字,字、词典均无。有人读hai者居多,即骇字。)朤lang镇乾坤”(句读:yue zhao hai lang zhen qian kun)。联的正读应为:“日耀精华安天下,月照郎朗定乾坤”横批“威灵感应”。

古联中的前四字十分有趣,上、下联分别用一个“日”字和一个“月”字组成了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字形。第二个字分别对第一个字的重复、第三个和第四个字的结构同样都增加第一个字,而组成了一个新的字体。上联的“日”和下联的“月”字各组成了四个叠字。这是一幅古体楹联,在场的人都面面唏嘘,不识其字,更不知其意。普查组随即走访了当地一位有学问的老人,他很高兴地给普查组人员解释说:“当今的年轻人识这些字的不多了,应该读作‘日照精华安天下,月朋骇浪定乾坤’后字是对前字的补充。”对此,我们深深感谢老人给普查组全体人员补上了一堂很好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课程。

如何来解读这副对联,一直在我脑海里萦回,老人的句读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但细想起来还是否存在着某些可以商榷的地方,我们很有必要借助工具对该联做出准确的定义。经翻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各类字汇、词典,对释义有了客观的理解。上联中的“日”字,本义是太阳,表示太阳的光;第个日“昍”(读音xuān)字,昍,《集韵》明也。;三个日“晿” (读音chēng),古人多用于取人名。《尚书》及《春秋传》等比较早期的各种原本古籍中,读音为“晶”,就是“星”的意思,它除了表示“星”的意义外,不再表示其他什么意义。而后人却通常把“晶”字理解出另一种意义“亮晶晶的光”,另外的这种意思,是后来从“星”的意义上引申出来的) 。《说文》:“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广韵》:星,桑经切,心母青韵平声。《四声篇海》将晿字,读音为晶。古书日月二字因形近常常相乱(就像上面那个昍同明),一些现代学者就此认为“三个日”就是晶。值得提醒的是这个字与晶字不同,但晶表示光亮之意,若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三日,表示光亮之意。两者意义基本相同,稍有区别。昍的本义:光亮,明亮。晶,精光也。--《说文》。徐灏曰:“晶即星之象形文。”从字义上看,应该也有递近之意,第二层意思同"精",有发亮光之意,比较之下稍有差别;四个日“”(读音为华hua),有耀眼的光芒,极强的光亮,有本意和意意的区别;“朤”(读音为朗lang ),“朤”多音多义,其中一音为“朗”。《字汇补•月部》:“朤,音义与朗同。出《西江赋》。”《改拼四声篇海•月部》引《搜真玉镜》:“朤:朗、照、耀三音,出《西江赋》也。”在此,我以为“照”字或是“朗”字更为贴切,因为是月光下,不能用耀字释义,因为光太强。 又《字汇补》音义与朗同。现代研究认为朗义为明,俗或四月会意,又变为“朤”字,从二明,会意。“朤”除同朗外,《字汇补》音义与照同。或又为会意造字,未见字书有载,称此字出于《康熙字典》,未详。朤读lan。或说,读huan、读liao,朤读lang。个人以为对联中的几个字皆为以形会意,既不能全以字的本义,也不能直接按引申义来读,如朋字就不能以朋党释义,郎朗,是月光下的柔光。要根据全联的意思进行诠释,找出作者的真正用意。

此外,各地都有类似这样的对联,但读法也不尽相同。全国各个地方的读音均为:日(照)晶(华) 通天下,月朋(照郎朗)乾镇坤,这类对联后面三个字经常变化,但前四字一定是相同的。日昍晿与月朋朤,它必须是根据地方习俗、方言、民俗、文化等来决定其意思,否则,就会误判其义。每后一字,都是对前一字的递进和加强。如上联四个日所发出的光更强、更亮,耀眼,夺目;下联中的一个“月”字,本义指月亮;两个月是“朋”字,象形字。本义是古代货币单位。相传五贝为一朋。或说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同门、同师为朋,为同学,朋最早见于远古时代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在青铜器铭文中常常可以见到"贝五朋"类的句子,表明古时朋就是一种货币衡量单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明确表示:朋,假借也,表示群鸟聚在一起的情形;(《广雅》)三个月字组成,音jing读晶,与前面的“晿”字类似,但意义不同。据《篇海类编》考证,其音为晶。特指月亮。如晶饼、晶轮、晶盘(都指月亮),晶蟾(指明月),晶莹之光。在此应该是明月之意;四个月,朤(四个月,音读lǎng),古同“朗”,本义明亮。

日、月两字的相叠,后字分别是对前字的递进释义,是意译,如一个日,亮。二个日,明。三个日,闪亮,有亮晶晶之说。四个日,曜,即日曜;“日、月”两个字都是亮的递进。那么整个句读就必须看配字后面补充的文字,然后才可以决定其全句的意识。因此,日的多个叠字,有日的明亮之意;而月的多个字相叠,主要体现月光之晶莹的光。后字是对前一个字义的强化和补充。

    其实,全国有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对联,其读法都不一致。譬如:北京八大处公园也有这样一幅对联,是对关圣帝君写的,其横批为“亘古一人”。北京老学究们介绍的读音是:“日暧晶华安天下,月朋娑罗定乾坤”其对应的解释是:古人用日、月累计来对关老爷做人行事日月般光明磊落的赞美之情。这幅对联的意思其实就是“关帝的武功和美德像朗朗日月一样安天下,定乾坤”。

东北五圣山太阳宫也有一幅对联,横批:佛光普照。解释为“日照精华通天下,月影海浪透乾坤。”
    广东潮州莲花山上有座庙里有类似的对联,深圳龙岗山上有类似对联。广东省韶关乐昌庆云镇凑云仙大门上也有同样一幅对联“日昍晿
观天下,月朋朤照乾坤”。广东的读音前面同,后一句读“月朋朗朗定乾坤”。

    安徽九华山至天台的一块碑上有一副对联的前四字“日昍晿”和“月朋”。读音:日暄晶华,月朋睛朗。这幅对联的意思其实就是“朗朗日月辉映大地,光照千秋”。

    四川彭州丹景山檬梁土地庙对联:天彭牡丹日昍晶 ,丹山香火月朋朤。这幅对联的意思其实就是“天彭牡丹和丹山香火,光彩照人,熠熠生辉”。

    云南大理洱海的岛上观音阁有一副对联:日昍晶通天下,月朋朤镇乾坤。这幅对联的意思其实就是“观世音的善心和美德像朗朗日月一样普照天下,镇定乾坤”。

福州北郊新店有座佛教的大雄宝殿,也有同样一幅联,寺僧们读作“日照晶华安天下,月明灿烂定乾坤”

另外湖南、河南、山西、陕西、四川等地也都有类似对联。其实,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这些地方的读音,不能说谁是错误的,应该是都对,所以说应该与地方文化是有密切联系的。

前面说说的日昍晿的意思是明和有光亮的意思,读音虽然为ri xuan cheng hua,我们不能直读音为ri xuan cheng hua,显然是不合理的。那么它的xuan字,就是太阳照耀明亮,应该为曜,不能读照,因为照字没有递进的意思,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较为前更为强的光亮,应该是精华较为准确,那么下联的“月”不应该用曜,相反“月”字的叠字更应该为照字比较合适。另外联中结尾是“通天下”和“定乾坤”余以为他是地方土地,根据他的职能,应该是安民,维护一方平安、清吉、宁静。所以,应该为“安天下”和“定乾坤”,上下联合为“安定”才符合意图。

综合所述,武当山这幅古对联应该读为:“日曜精华安天下,月照光朗定乾坤”符合土地庙的职能,古代的土地,是守护地方土地以及辖区内的人民,保护老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过去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土地庙前就会挤满了去烧香许愿的人,目的是请土地神来保佑着他们一年四季平平安安,甚至连看病求医也找土地来帮忙,其职能和功能属性远远超出了他的权限。

过去民间所信仰的土地神,在古代为社神。一般定在农历二月二日,是祭祀社神的日子。《礼记·月令》说:“仲春之月,择元日,命民社。”后来又在春秋两季祭社神,“春社”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则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每逢社日,人们纷纷聚集到土地庙前,将举行盛大礼仪的庙会,需杀猪宰羊,击鼓起舞,主祭者口中念念有词,颂扬和感谢土地神的功德。《诗经·小雅·甫田》就记录了古人祭社神的场景:“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就是将祭祀所准备的礼物、屠宰的牛羊,到土地庙前供奉,祭祀结束后,大伙欢聚一起将这些酒肉分享,祝福来年家庭兴旺发达、财源广进、粮食增产、六畜兴旺、四季平安。

古代祭祀社神由来已久,据《周礼》记载,在周代已规定“二十五家置一社”,每社设坛一所,用来祭祀本地区的土地神,以酬谢土地生五谷的功劳。按《孝经援神契》说:“社者,五土之总神。”所谓“五土”,是指山林、川泽、丘陵、水边平地和低洼地。古人之所以祭祀社神,是因为“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土地庙为什么在全国这么盛行呢?因为他是一个大神,非小神也!他在西汉文帝以后,出现了国家级的土地大神后土皇地祇,实际上就是道教奉为四御之一的“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神,每年由皇帝专祀。民间效仿宫廷祭祀之风,奉祀区域性的社神,这些社神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兼负着更多的社会职能,地方保护神,也是守护神。这些习俗一直沿袭至今,特别是清代、民国年间,村民们修建的土地庙宇,广为密布,到处比比皆是,而且是高规格的定制,有些小土地庙设计的亭台楼阁,非常华丽。现在很多人小瞧了“土地爷”,以为是个小神而已,其实不然,他不仅是一位民间大神,而且也是宫廷祭祀的大神,又是道教信奉的主神,特别在周边没有大型庙宇的地方,这位神仙担负着众多的社会职能,因此,在封建社会土地神的认知度极高,重视程度达到极致。

 

        作者:逍遥道人

        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违者必究。